在1980年代以后的几十年里,如果只看美国的个人储蓄率这一项,你的确会发现这个国家好像没有存款的意识。举个不近不远的例子,2017年美国劳工统计局年报显示,当年美国家庭户均收入(税前)为73573美元,户均消费60060美元,两相一减为13513美元。这还是税前的节余,把个税交了,再做点慈善(北美慈善业很下沉),一年多不下几个钱,储蓄率自然高不了。但再使劲想想你会发现这事有点不合逻辑。美国在发达经济体里是一个典型的低福利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比起欧日都要逊色许多。别的不说,美国大学生上学是要付学费的,只是比外国学生便宜点,但一年也要一万美元出头,这教育负担其实比中国大学生都重。国家管的事不多,老百姓真就放心一个个经济裸奔?当然不是这样的,美国人虽然心大,但基本的求生欲还是有的。自从08年次贷危机以后,美国的储蓄高峰期就来了,2012年居民个人储蓄率一度高达9%,后来略有回调但也没有跌太多,始终在8%左右。可见危机确实会让人产生存款的欲望,美国人也不是当年吴下阿蒙,而变得会存钱了。另外,美国还有一种隐形储蓄,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也就是商业养老保险。这一项的正式名称叫做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美国人正式退休之前以支出的形式存在,但它事实上也是一种储蓄,面向所有70岁一下有收入人群开放,7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开始取钱了。两项加总,在疫情开始之前美国的居民个人储蓄率至少在10~12%。疫情之下,中产的消费信心则受到了进一步的打击:今年3月的数据,美国居民储蓄率已经达到了13.1%,是自80年代以来的新高。4月数据还没有出来,但人们普遍认为随着疫情延续,储蓄率还会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