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Gurnah)这位冷门作家?
颁奖词说:“以表彰他对殖民主义影响以及文化和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选择他,体现了诺贝尔文学奖对移民文学的关注。
古尔纳来自坦桑尼亚,目前是居住在英国用英语写作的作家,还是英国肯特大学的教授。换句话说,古尔纳是一位移民作家。2001年获奖的V·S·奈保尔、2017年获奖的石黑一雄,都是移民作家。
评论家张峰写了篇文章,标题《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流散》,点明了移民作家身上共同的特点:那种游走的、不安的流散感。
移民状态本身,就把知识分子置入了一种与文化矛盾的关系——永远不完全适应、永远觉得外在于土著的、闲聊的、熟悉的世界的那种状态……这种状态将移民作家悬置,使得他们不可能回到某个先前的、也许更加稳定的在家感觉。为了获得这种在家感觉,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几乎完全消除了早年的俄国痕迹,变成一位相当有美国味儿的作家。
到了奈保尔、石黑一雄、古尔纳等人,“流亡”变成了“流散”,词语的情感维度的下降,意味着这批移民作家的处境有所改善,但他们依然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只是程度与感受有所减轻。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本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认为:“在古尔纳的文学世界中,一切都在变化——记忆、名字、身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创作在任何确定的意义上都无法完成,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呈现出一种由智者的热情驱动的永无止境的探索。”
记忆、名字、身份,几乎是所有移民作家不断书写的主题。米兰·昆德拉形容,移民作家就像杂技演员一般,走在两种语言之间拉紧的绳索上,对他而言,重要的是身份。什么时候他最是他自己?是用自己最初所讲的语言,还是用他的东道主的语言进行自我表达时?
原籍保加利亚的法国作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表述了徘徊在两种语言之间的撕裂感,这种被克里斯蒂娃描绘为痛苦和异化的感觉,用一个文化概念来解释,就是“他者”。这个概念涉及社会身份塑造和主体地位的关联。
这个概念可以回溯到黑格尔那里。黑格尔认为,如果没有他者的承认,人类的意识就不可能认识到自身。就此来说,“流散”就是全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特征,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故乡家园。
全球化的今天,流动在加速,移民文学或者会更加广泛地出现。而现代性问题是一个更大的话题,我们先就此打住吧。
","content_hash":"ee558d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