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称赞了,又更新一波… 16/03/2019

(这篇文章竟然受到赞了,突然有动力继续写了。。。)

“奔跑的人只注视着前方,不是因为他们专注,而是他们怕被抛下....."

起初来澳大利亚时,其实是什么都没想。没想着要留在这里,也没想着带着“海归”的光环回国后任职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什么中二幻想。只是很纯粹地感觉在国内呆下去不是办法,希望重新获得一个跳板。

稍微扯远点,我是一个市重点的重点班出来的学生,学习还过得去,但在重点班里却是经常在中下游。(掩脸~)其实是我们班的人太厉害了,当年高考的时候,40个人去北大清华,人大政法都有十几个人,剩下的基本都去了中大水平的。当年考的还不差,比重点线高个30分,却因为报考时的各种阴差阳错掉到了补录, 然后进了一所二流的医科大学(尽管标榜着是一本)。大学的头两年简直就是天堂般,所谓的天堂就是干尽学习外的所有大学生该干的事情。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在某一次和毕业后回校闲逛的师兄师姐聊天时,被他们身上那种毕业后无所适从的感觉激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还有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时,看到了来自于顶尖高校的人才变现出来的那种蓬勃的生机力,这种惶恐感就更深了。这时恰逢家里人跟我探讨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的问题,我便萌生了一种重新开始的想法。

花了一两个月跑了几家中介,思路渐渐地清晰起来。因为家里有亲戚在澳大利亚,因此基本也是确定了留学的国家是澳洲了。当时的选择有两种,要么就是读完四年本科,拿本科成绩申请一个研究生学位;要么就拿高考成绩申请,重新读一个本科学位。

第一种选择最大的问题在于,澳大利亚的八大校联盟对国内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要求。如果国家985,211高校,平均分要求大概70即可,不然则需高达85分以上。虽然我平均分在80左右,但谁知道未来两年我能考多少。

比较利好的是第二种,因为当年高考成绩比重点线高30,符合八大商科的入学条件。权衡之下,一咬牙就决定重新读本科了。我父母并没有反对,但唯一要求是雅思要考到入学要求,不需要在澳大利亚读语言即入学。雅思当时的要求是平均6.5,单科不低于6。

经过一个寒假的雅思集训,雅思一次性考过了。与此同时,大学的申请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时中介让我选择了三所大学,我分别写了悉尼大学,麦考瑞大学,还有悉尼科技大学。其实我本身只是想进八大,但中介说要有梯度,就只能随了她意。哪知道这里是一个坑,直到我多年后实习时,跟一个在中介干活的朋友聊天时才明白。我后面一步步向大家解释。

言归正传,申请的结果很不令人满意,只有麦考瑞大学跟我发了offer,中介跟我说别的没申上。其他根据初期评估,我进八大是完全没问题的。我父母对此也不满意,于是去咨询了一下在澳的亲戚,是否可转校。我家亲戚把我的情况跟悉尼当地一家中介说了,那中介表示我这种情况申请八大绝对没问题,她说愿意帮我试试申请新南威尔士大学,而且澳大利亚中介大学申请是不收任何费用的。然后我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申请很顺利地在一个月内就批下来了。

后来我在澳新银行实习时很中介们打交道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每成功地为一家大学收到学生时,大学会按协议给他们发提成。然而每家大学的提成都不一样,有些中介会“有意识”地会把学生往高提成的大学上推。

在这点上,如果大家对自己的申请相当自信且对学校要求比较了解的话,尽量不提供梯度志愿。因为大学水平越一般,越依赖中介。

匆匆忙忙地到了澳大利亚,因为以前来过悉尼两回,所以没有什么太多的兴奋感,反而有更多的彷徨感。雅思6.5其实并只代表了我的英语应试水平,日常交流水平可以说基本就是“Broken English"。不说能听懂多少老外说的话了,就是自己的表达只要一紧张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还有很郁闷的一点,我到的时候已经是迎新周 (o week)的最后一天,把账号什么的注册完就大半天过去了。课程表还是随便先选上的,想过段时间再改。(这个决定让我最终多上了一门课,多交了一门课的钱,不过也认识了日后一起住了快两年多的室友。)

在这里,我稍微罗嗦两句,关于国外本科的设置。我现在说的是Bachelor of Commerce(商学位)的一般论,关于其他学校和专业,请去咨询学过的同学哈。

一般来说,商学位指的是一个广义的综合学位,作为学生你可选取一个或两个领域(如我选了会计和管理)作为主修。如果在某些主修需要更多课程而你的总学时却不能容纳所有课程时,学生需要申请延迟毕业以完成两个主修(例如金融和法律等)。或者学生只修部分课程最终以一主修和一辅修毕业。

开学的第一节课,我至今印象深刻。在UNSW的第一节课是Marketing Fundamental,是由一个印度教授上的课。他一开口,那销魂的口音,我内心咯噔了一下。我的天,我能听懂这门课在讲什么吗~对于刚从国内来,所学英语均是美式英式时,来自印度或中亚地区的口音简直就是让英语变成了另外一种语言。 ToT

有意思的是,反而像新加坡或韩国日本口音,我听得还挺好的。大概大家发音还是有点相像吧。

最初一个月,听课是一种极大的“折磨”和“挑战”。这种感觉就是,你连续两个多小时高度集中地做雅思听力题,每次一下课就有种考试后的虚脱感。可喜的一点是,随着听课时间的增加,听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大概在一个多月后,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听课没这么累了,而且渐渐地形成了一种语言惯性,就是明明有好几个词没听明白但根据语境或前后句子,却能理解大概的句子意思。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学的非常的认真。每天一有空就窝在图书馆里做作业看书,现在回想起来,也很佩服自己。大概这是由于新生活的不同,自己下意识地利用高强度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环境。

说一点题外话,以前在初中高中大学养成了午睡的习惯,到国外以后这种习惯一直保留着,到工作后才改掉的。因此在澳大利亚上大学的时候,只要中午没课,都会找个地方睡午觉。要说最舒服的地方,则是UNSW 运动场边上的带树荫的长椅上了。悉尼的温度全年比较稳定,大概在15到20度左右。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躺在树荫的长椅上,草地散发着那种舒服的味道,在微风的吹拂下,渐渐地睡着。。。。。。

说回学习,其实除了第一学期学的最认真外,后面都渐渐地松懈下来。但底线还是有的,就是坚决不能挂科。UNSW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若是期末考试不通过,就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然后一门课约4,5千澳元,合人民币快2万多。(哭诉一下,当年来的时候,汇率是史上最高1:7)所以我是不能原谅自己挂科的,因此我做到最基础的几点来保证不挂科。

课后作业必须做完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周一定充分利用好保证小课(Tutorial,workshop)一定去上。 因为这些课上讲的是考试息息相关的知识点。

学习外,其实当年我还挺宅的,基本没参加什么活动。除了去打工赚点零花钱,其余时间都是窝在家里打游戏。现在深究一下,大概主要是刚来那几年的时候,内心的自卑感让我羞于参加与本地人互动的活动。毕竟语言的差距,有时候别人得好几次询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时,自尊心刷刷地往下掉,觉得不是一般的丢脸。至少这是我当年面临的困境,不知道别的同学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时间过得挺快的,不知不觉地到了最后一年。(一般来说,澳大利亚商科学位是三年)忽然想啊,我快毕业了,那该咋办啊?是留在澳大利亚吗?怎么找工作呀?我够格吗?。。。。。。这种恐慌又向我袭来,然后我疯狂地开始找关于工作的所有信息。

全职工作难找,找正儿八经的实习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这是我最开始遇到的问题。幸运的是,每个澳大利亚正规大学都有就业部门,里面有相当丰富的资源涵盖如何写Resume, cover letter以及selection criteria 和面试技巧,模拟面试甚至还有专业的职业规划。我是非常推荐刚来澳大利亚的同学去了解本校的就业部门,因为那里面除了实习还有志愿者乃至兼职的机会。

言归正传,在解决基础的简历问题后,横亘在我面前的其实还是语言。我当时口语撑死就是6.5水平,上个课,小组讨论没问题,但从面试中抢一个工作,还是差了一大截。这个问题可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大凡普通的中国学生,在生活中还是扎堆在一块的,人以群分嘛。最重要的是生活在悉尼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机会说英语,走在GeorgeStreet上,前后都能听到乡音,进商店一看,都是中国人。到阿德莱德以后,我才明白唯一能打破这个瓶颈的方法,这留到后面再说。

我觉得我也是个幸运儿,在最后一学期了解到UNSW有专门给国际学生开设的实习项目。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申请,毕竟最后能成功地申请上的人肯定也不多嘛。有时候得说,运气很重要,由于第一届的实习项目很成功的,作为第二届实习,学校扩大了范围增加了接收的人数。经过一轮培训以及相应的面试,最后还是挺成功地获得在UNSW IT team 实习的机会。虽然做的东西跟学的东西不那么相关,但还是正式的实习且能够与其它国家的人工作,也是受益匪浅的。

不得不说,正是这份本地实习,让我的简历好看多了。之后尝到了甜头,开始疯狂地申请各种实习和志愿者工作,但毕竟英语水平有限,在本科毕业前,实习倒只有这份了,倒是志愿者活动干了不少。

接近毕业的时候,两个明显的问题出现了。一个是是否读研究生,第二个是PR的事情。第一个问题倒没想多久,就决定要读了,只要是觉得自己摸到找工作的门槛了,但还需要学校的资源助我一把。后来证明这个想法是对的。

PR的问题倒是让我整整折腾了好几年。首先是移民方式改革,不再是只要够资格就能够申请,变成邀请制,高分者受邀。刚开始那几年没什么,名额多,分数还是基础分60。但随着会计名额的大砍,分数开始每年涨5分的节奏了。因为有亲属在南澳,所以当时想走489边远地区亲属担保的,就是四年签证,工作满两年转PR。谁知道当我毕业的那年,移民局把会计ProRata了,也就是只要189不批完,不批489。神奇的是,当时也没觉得怎么样,觉得大不了冲个雅思,把独立技术移民拿下呗。但没想到考雅思4个7如同噩梦般,无论怎么提高,写作从不上7。回想起来真的一抹辛酸泪。PR的事情我之后接着说吧。。。

在悉尼三年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在下个小结前,稍微感慨两句。悉尼这三年可以说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时间,因为这是自己真正开始独立生活的日子。当年网络坏了,拿起电话要打给网络公司,却怕自己英语不好,内心纠结了一下午,最后还是被印度人口音彻底击败了。自己去Real Estate续签房子,买菜,做饭,一个人走路去Bondi Beach, 在洗车店打了一年工,给自己买了台新手机等等。所有的这一切,看似无关紧要,却在内心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很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这是一段我作为自己活着的印记。

来阿德莱德的时候,其实还真没有冲着偏远地区学习移民5分加分来的。当时阿大只有基础会计的Master学位,跟我之前学的重叠了,最后选了金融和经济学位一年半的学位。一年半边远地区学习是加不了分的,要两年才行,所以自己内心清楚这就没把这当回事。当时的我还是如此的天真,还想着冲雅思四个七。

不得不说,雅思最大的坎在写作。我就折腾了两年了,曾经听力9阅读8.5口语7但写作6.5过好几回,当时考试都考的麻木了,几乎每个月都考一次,现在回想也直犯恶心。

与雅思停步不前相比,倒是在阿大的职业培训上有长足的进展,在学校里marketing部门打过工,还拿了好几份实习机会。这些实习机会都是很重要的宝藏。

这个时候很多人想问,怎么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我就送给大家一句话,只要是实习就上管他是不是跟你专业密切相关。因为实习机会本身竞争就是很大的,而且跟你竞争可不只是中国留学生,还有本地local,所以别纠结,只要是跟你学的是一类的,拍屁股就上!只要得到一个机会,它就会多米诺骨牌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大家可能有个误区,如果很专业不相关,去了是不是白去?不是的,当你申请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雇主看的主要是你的soft skill,能不能团队合作,能不能承受压力等等,只有极个别才要求很高的本身职业技能。所以你的实习经历就是你证明自己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澳洲留学移民 (个人心路历程):http://cntrip365.com/yiminliuxue/32002.html 转载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

分享到:

关注最新移民去哪儿好_专注签证、绿卡、留学、移民等移民出国信息资讯

我的微信号:cntrip365.com(左侧二维码扫一扫)欢迎添加!

澳洲留学同学注意了,澳洲国境即将开放。
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